+ 收藏本站  + 中文版  +ENGLISH
产品展示
多晶硅

产品名称:4N 多晶硅

主要用作制多晶硅、单晶硅、硅铝合金及硅钢合金的化合物

加工贸易转型方案将重点解决节能减排

转自:生意社

    据悉,商务部目前正在草拟一份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案》。
    报告称,此方案是依据国务院的指示和国家发改委的工作部署来完成的,加强对低附加价值或 “两高一资”加工贸易的管理。
    消息人士说: “这个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案》只是一揽子节能减排政策里面的一部分。”
    方案涉及多项举措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将一部分列在 《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里面的商品调整到 《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里面来;其次会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示范城市,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政策;建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基金,等等。
    “新政或将在7、8月份出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城市差不多在9月份尘埃落定。”商务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禁止目录调整
    上述消息人士称: “本次调整将涉及多晶硅等上百种海关编码,主要是一些资源密集型产品和碳排放量大的产品。”
这上百种产品的挑选依据是国务院去年年底下发的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通知。该通知指出国内的平板玻璃、风电设备、光伏产业、煤化工、造船业等过剩严重。
    “我们主要挑选这些行业中一些出口量大的,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的一些产品的初级产品来加以限制。”上述消息人士说, “限制的方式就是把这些海关编码的产品从 《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调整到 《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
    本次修订之后,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将包括1600多个十位商品编码。这是在2009年修订之后数目的基础上推算的。
上次调整是在金融危机期间,被很多专家称之为 “饮鸩止渴”,当时,“为落实国务院进一步稳定外需的要求”,2009年6月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还是联合发布公告,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作出调整,剔除了79个十位商品编码。
    那次调整是危机中的 “非常举措”,事实上,中国自2003年开始就转变了以往对加工贸易的纯粹鼓励态度。
    2006年1月、11月和2007年4月,三次增补禁止目录,越来越多的“两高一资”商品 (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被列入。截至2008年11月,列入 《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商品数量已达1816个,限制类商品目录也包含了1853个商品。
    一个月之后,2008年12月3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从禁止类目录中剔除27个十位商品编码,主要涉及铜、镍、铝材等产品,涉及加工贸易出口额约15亿美元,占禁止类总金额的30%。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