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膏药
镇江膏药
金胆片(糖衣片)
金胆片(薄膜衣片)
锡类散
筋骨疼痛酒
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
肺气肿片
肺气肿片
咽炎片
补肾强身片
柏子养心丸
胃药胶囊
  更多>>
 
历史名城绽奇葩 镇江膏药香中外
镇江中药厂以传统名优产品促企业发展纪实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23日中国中医药报
耿同全 肖海兴 汤为民 罗春

镇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北固山、金山、焦山固然使其闻名遐迩,但江苏七O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前身为镇江中药厂)生产的金山牌镇江膏药也为其增色不少。

        300年奇葩香飘远

        镇江中药厂建于1965年7月,前身是唐老一正斋膏药店和镇江国药总店成药加工厂。唐老一正斋膏药店始建于1662年(清代康熙元年),距今已有330多年历史。据光绪《丹徒县志摭余·实业》卷三记载:“一正膏药,海内驰名”。现镇江市五条街尚有唐老一正斋膏药店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家老店创始人唐守义,原籍河南,顺治末年因黄河水患随父母迁徙镇江,后在五条街茅兆升布店学艺。相传某日,有一衣衫褴褛的老者来店求乞,众人厌恶,唯守义怜悯乐助,多次解囊施金。老者见守义为人忠厚善良,能扶贫济困,一日从怀中取出秘言一纸,嘱其“细心秘制,济世利民”,嘱后即飘然而去。唐守义按老者所嘱,照方秘制,取名“益症膏”,由茅兆升免费随布送给病人。由于膏药疗效显著,需者日多,名声日广,被称誉为“万应灵膏”。其时适逢清政府整治黄河水道,在疏竣工程中,民工及兵勇跌打损伤者贴用此膏药后,病痛即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有口皆碑。1711年(康熙五十年),河道总督陈鹏年因“益症膏”有益于治河工程,特赠送“橘井流香”匾额一块,予以表彰。所谓“橘井”,典故出自汉文帝时《神仙传》,传中道:有苏伯公者得道,将仙去,告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有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枝,可疗一人”。遂升天河而去。至期,果疫,母如言,为之,皆愈。故有“益症”膏药过了黄河就放香之说。1715年,“益症膏”更名为“奕争膏”,1723年又更名为“一正膏”。由于“一正膏”疗效显著,又谓之“万应灵膏”,渐渐行销全国。

        一些利欲熏心者仿制假膏药,唐家数代为防止假膏药贻误病人,先后进行7次诉讼。最后一次在1869年9月(清同治8年),经钦加同知衔镇江丹徒正堂加七级汪大人研究查讯3次后,给予唐家勒石以永禁假冒,唐家奉示后将《奉宪勒石永禁》的告示镌刻为石碑,立于唐老一正斋膏药店店堂门首。1871年(清同治10年),县台大人苏勒赐“香芬至釜”匾额,同年,江南大主考又赐“济世利民”匾额,并立旗杆匾额以资识别。这些,使唐老一正斋膏药店声誉倍增,因此,“一正膏”在当时不仅是治疗性药物,还是馈赠礼品,甚至成为向皇室和王公大臣进贡之物。

        1922年,唐守义八世孙唐萼楼以其肖像为商标在当时的农商部商标局登记注册,此后,“一正膏”销量大增,还畅销海外,尤其在东南亚各地备受欢迎。因此,“一正膏”在国际上也早有声誉。

下一页>>  
首页 | 公司简介 | 董事长致词 | 企业文化 | 生产基地 | 人力资源 | 辉煌历史 | 产品介绍 | 精品推荐 | 企业新闻 | 代理专区 | 服务中心 | 患者来信 | 联系我们
江苏七O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版权 所有(C)2012 网络支持 中国化工网 全球化工网 生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