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前对被涂表面必须严格进行处理,做到表面无锈蚀,油污,对钢材表面最好进行喷砂处理,达到我国《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标准》Sa2
1/2级,Sa2级或采用手工机械除锈达到St3级,钢铁表面形成的粗糙度,一般应控制在40-80微米之间。
2、钢材表面的焊缝应达到表面焊瘤无棱角、光滑、无毛刺。如焊缝高于2mm,用底漆和滑石粉调成稠度适宜的腻子,在底漆表干后抹在焊缝两侧,并刮平成为过度曲面,避免缠玻璃布时出现空鼓。
3、除锈后的钢材表面应在24小时内涂刷底漆,以免发生二次生锈。
4、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与聚酯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为双组份包装,甲组份为底漆和面漆,乙组份为底漆与面漆的固化剂,使用时按重量比配制根据情况配成,底漆:固化剂=1:1,
4:1, 10:1;面漆:固化剂=1:1, 4:1, 10:1;两种组份混合搅匀后熟化时间10-30分钟。
5、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与聚酯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大部份为化学反应性涂料,所以使用前两种组份必须按规定的重量比例称量配比,混合搅匀按规定时间进行熟化后才能施工,经熟化后的涂料应在8小时内用完,以免胶结浪费。
6、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与环氧聚酯煤沥青防腐涂料中溶剂含量低,可厚涂施工,以不流淌为宜,配制时一般不必加入稀释剂,施工中若环境温度偏低,涂料粘度较大时,可适当加入稀释剂,但一般不超过涂料量5%,并适当增加固化剂用量,以免影响涂层质量。
7、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与聚酯煤沥青防腐涂料施工气温应在0-38℃之间,施工前,应注意天气和温度的变化,雨、雾、雪天或相对湿度大于80%不可施工。
8、管道施工:表面处理后的钢管先涂刷底漆,表干或打腻子后涂面漆。涂刷要均匀,不得漏涂。涂第一道漆后即可缠绕玻璃布。玻璃布在拉紧,表面平整,无皱折和鼓泡,压边宽度为20-25mm,布头搭接长度为100-150mm,玻璃布缠绕后再涂下道面漆,要求漆量饱满,玻璃布所有网眼灌满涂料。根据管道不同的涂层结构,依上述一道面漆一层玻璃布的顺序要求进行,有两层玻璃布时,布的缠绕方向应相反。
9、玻璃布应选择厚度0.1mm或0.12mm,经纬度密为12x10根/cm2或12x12根/cm2规格的脱脂无碱或中碱玻璃布,受潮的玻璃布应烘干后才能使用。
10、补口:补口部份的表面处理应达到St3级,管面有水份应烤干。补口按管体防腐层结构要求的顺序进行。补口防腐层与管体防腐层的搭接应不少于100mm,搭接处应打毛、擦净、无污物。
11、补伤:首先铲除已损伤的防腐层:如未露铁,只需补涂面漆和贴玻璃布,如已露铁按补口的要求进行表面处理,再按管体防地构要求的顺序进行补伤。
(1)防腐层干性:表干-用手轻触不粘手;实干-用手指推不移动;固化-用手指甲重压不留刻痕。
(2)外观:对涂刷过的管道要逐根检查,防腐层表面平整,无皱折和鼓气,玻璃布网孔为面漆所灌满。
(3)厚度:用测厚仪进行检测,以防腐层等级所规定的厚度为标准。
(4)针孔:用电火花检漏仪检测,中等级为2000V,加强级为3000V,特加强级为5000V,平均每4.5m2发生火花不超过1处,即为合格。如不合格,针孔处应予补涂。
(5)粘附力:防腐层25℃常温固化7天后,用小刀割开舌形切口,用力撕切口处的涂层,不易撕开,破坏处管面仍为漆膜所覆盖而应不少于50%。
(6)粘紧程度:用小捶轻轻地敲打涂衬层,听有无空鼓声(有声为浮起),检查面不小于20%。
13、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层与聚酯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层管道未完全固化不得进行埋管施工,在运输、装卸、布管、下沟等过程中,必须用橡胶垫和橡胶吊带,并有防止机械碰撞的措施,以免涂层损伤。
14、每次施工用的工具上粘有涂料,必须在固化前用稀释剂洗净,稀释剂可以回收用于调漆。
15、涂料属于危险品,应贮放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热源,注意防火。在施工现场严禁明火,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以防中毒,火灾事故的发生。
16、说明书的涂料耗用量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