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项目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
13.1建立环境管理制度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建立及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是现代企业加强环境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可靠保证。
考虑到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涉及企业发展、生产全过程的工作,公司应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公司总经理任主任,公司各部门第一责任人均为环委会成员。公司环保处为全公司环保主管职能部门,由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分管,具体落实、实施环委会形成的重大决议,主管全公司环保工作。环保处下设环境监测站,负责全部二级厂的环保设施、污染控制状况监测,并统计环境年报和开展企业环保应用研究工作。
公司各二级厂也相应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厂长担任主任,厂各科室长为环委会委员,环保科主管全厂环保工作,落实厂环委会决定及公司环保处的工作安排。
项目建成后,应按省、市环保局的要求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管理,要建立健全的企业环保监督、管理制度。
(1)环境管理机构
项目建成后,在试运行阶段及正常生产过程中必须设立环境管理机构,实行公司领导负责制,配备专业环保管理人员,负责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环保培训。
(2)环保管理制度的建立
①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项目建成后,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以便全面系统的对污染物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及时了解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
②排污定期报告制度
要定期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等情况。填写 “大气污染物排放季报”,并按排污申报登记表要求上报上一年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③污染处理设施的管理制度
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一起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台帐、监测档案。
④奖惩制度
企业应设置环境保护奖惩制度,对爱护环保设施,节能降耗,改善环境者实行奖励;对不按环保要求管理,造成环保设施损坏、环境污染和资历源、能源浪费者予以处罚。
13.2制定监控计划
环境监测是该工程项目环保措施与管理的“眼睛”,是基本的手段和信息基础。监测生产工艺过程中工艺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发生情况及污染物控制措施运行情况。
(1)废水
每季选一日在污水治理设施进出口及总排口上、下午各采样一次,监测因子为PH、COD、BOD5、SS、苯胺类等(各采样点根据相应的污染因子进行监测,安装在线监仪的监测因子由在线监测仪,不再另行采样监测);
(2)废气
本项目废气排气筒每半年监测一次,监测因子为TSP和SO2,每半年在厂界选择两到三个监测点,监测一次无组织排放浓度;
(3)噪声
在高噪声设备附近布设两个监测点,生产区布设两个监测点,在厂界布设四个噪声监测点,每月监测一次,每次监测一天,昼夜各测一次。
项目建成后,张家港市环保局应对该企业环境管理及监测的具体执行情况加以监督。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