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膏药
镇江膏药
金胆片(糖衣片)
金胆片(薄膜衣片)
锡类散
筋骨疼痛酒
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
肺气肿片
肺气肿片
咽炎片
补肾强身片
柏子养心丸
胃药胶囊
  更多>>
 
镇江膏药 桔井流香 【耿同全 肖海兴】

        江苏七O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山牌镇江膏药,主治筋
骨疼痛、跌打损伤、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关节炎等症,具有祛风
止痛化痞除瘀、舒筋活血、消散顺气之功能。镇江膏药源自百年奇
葩一正膏。据《丹徒县志摭余 实业》卷三记载:“一正膏药,湾内
驰名”。现今镇江市五条街尚有唐老一正斋膏药店遗址,为文物保
护单位。

        唐家老店创始人唐守义,原籍河南,顺治末年因黄河水患随

父母迁徙镇江,后在五条街茅兆升布店学艺。相传某日,有一衣衫褴褛的老者来店求乞,遭众人厌恶,唯守义怜悯乐助,多次解囊施金。老者见守义为人忠厚善良,能扶贫济困,一日从怀中取出秘方一纸,嘱其“细心秘制,济世利民”,嘱后即飘然而去。唐守义按老者所嘱,照方秘制,取名“益症膏”,由茅兆升免费随布送给病人。由于膏药疗效显著,需者日多,名声日广,被称誉为“万应灵膏”。

        其时适逢清政府整治黄河水道,在疏竣工程中,民工及兵勇跌打损伤者贴用此膏药后,病痛即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有口皆碑。1711年(康熙五十年),河道总督陈鹏年因“益症膏”有益于治河工程,特赠送“桔井流香”匾额一块,予以表彰。所谓“桔井”,典故出自汉文帝时《神仙传》,传中道:有苏伯公者得道,将仙去,告母日:“明年天下疾疫,庭中有水,檐边桔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桔叶一枝,可疗一人。”遂升天河而去。至期,果疫,母如言,为之,皆愈。故有“益症”膏药过了黄河就放香之说。1715年,“益症膏”更名为“奕争膏”,1723年又更名为“一正膏”。由于“一正膏”疗效显著,又谓之“万应灵膏”,渐渐行销全国。一些利欲熏心者仿制出售冒牌假膏药,唐家数代为防止假膏药贻误病人,有损名誉,为此先后发生7次诉讼。最后一次在1869年9月(清同治8年),经钦加同知衔镇江丹徒正堂加七级汪大人研究查讯三次后,给予唐家勒石永禁假冒,唐家奉示后将《奉完勒石永禁》的告示镌刻石碑,立于“一正斋”店堂门首。1871年(清同治10年),县台大人苏勒赐“香芬至釜”匾额,同年,江南大主考又赐“济世利民”匾额,并立旗杆匾额以资识别。这些,使“一正斋”声誉倍增,因此,“一正膏”当时不仅成了治疗性药物,还作为馈赠礼品,甚至成为皇室和王公大臣进贡之物。

        唐守义八世孙唐萼楼1922年以其肖像为商标在当时农商部商标局登记注册,此后,“一正膏”销量大增,还畅销海外,尤其在东南亚各地备受欢迎。因此,“一正膏”在国际上也早有声誉。

下一页>>  
首页 | 公司简介 | 董事长致词 | 企业文化 | 生产基地 | 人力资源 | 辉煌历史 | 产品介绍 | 精品推荐 | 企业新闻 | 代理专区 | 服务中心 | 患者来信 | 联系我们
江苏七O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版权 所有(C)2012 网络支持 中国化工网 全球化工网 生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