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世界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其它工业原材料价格也呈现“突飞猛进”的态势,其中作为制造业厂商生存食粮的钢材、铜、铝等金属材料价格上扬迅猛,使得国内制造业厂商内外交困,急寻出路。 统计数据显示,电力行业受到煤炭涨价的影响十分明显,国内电力公用事业行业上市公司在去年仅实现净利润 5.82 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仅为 10.93% ,较 2004 年出现了明显下滑。 不仅如此,石油涨幅超过石化产品涨幅,导致石油、天然气与供消费用燃料企业亦受到不利影响。如大庆联谊,成为目前已公布年报亏损最大的公司。此外,汽车行业也受到成本增长的影响,有专家预计,本次钢铁涨价,对汽车行业的利润影响不小于 12 亿元。 对于连连涨价风暴,制造业厂商如何应对成为关键。分析师指出,国内制造业厂商应对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有效策略主要有 5 种: 1. 联合涨价,让用户买单。以国内卡车生产企业为例,因钢材是卡车制造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约占卡车重量的 70%~80% 。此前企业均作出了适当的提价。 2. 内部挖潜,严控成本。邯郸钢铁就是这一手段的获利者。 3. 采购联盟增加谈判筹码。例如去年中国 16 家钢铁企业联合与铁矿石供应商谈判,最终达成不另外涨价的协议。 4. 上游延伸形成产业链对冲投资。 5. 加强出口在国际市场赚回利润。 (周芳 赵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