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国内分别建成了设计合成产品能力为 1Kt/a 、 10Kt/a 的低温浆态床合成油(间接液化)中试装置,并进行了长周期试验运行,完成了配套铁系催化剂的开发,完成了 100Kt/a 、 1Mt/a 级示范工厂的工艺软件包设计和工程研究。低温浆态床合成油可以获得约 70% 的柴油,十六烷值达到 70 以上,其它产品有 LPG( 约 5% ~ 10%) 、蜡和含氧化合物等。
间接液化中度装置开发、运转是自主知识产权煤基合成油技术的标志性成果,对推动技术国产化和工业化发展有重要作用。煤间接液化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在国外是成熟的,引进技术建设 3Mt/a 级工厂的可行性研究正在进行中。煤间接液化技术有较宽的煤种适应性,工艺条件相对缓和,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条件调整产品结构,或以发动机燃料为主,或以化工品为主,因此将会成为未来煤制油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