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啶胺(98%原药,500g/L悬浮剂)
本品属2,6-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是广谱高效的保护性杀菌剂。
通用名称:氟啶胺
化学名称: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α,α,α-三氟-2,6-二硝基-对-甲苯胺
结构式: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 LD50>5000mg/kg ,大鼠急性经皮 LD50 > 2000mg/kg ,大鼠急性吸入 LC50(4h)0.463mg/L 。对兔眼睛有刺激性,对兔皮肤有轻微刺激性。
技术指标:
氟啶胺含量 | ≥98% |
水分 | ≤0.5% |
酸度 | ≤0.3% |
丙酮不溶物 | ≤0.5% |
原药:98%原药
制剂:500g/L悬浮剂
应用:本品可广泛应用于辣椒、马铃薯、葡萄、苹果、梨、柑橘、小麦、大豆、番茄、黄瓜、水稻、茶、草坪等,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疫病有特效,并对多种蔬菜及果树上的霜霉病、炭疽病、疮痂病、灰霉病、黑星病、轮纹病、菌核病等具有卓越的防治效果。除了杀菌活性外,氟啶胺还显示出对红蜘蛛等的杀螨活性。
500g/L氟啶胺悬浮剂推荐使用方法:
作物 | 防治病害与螨类 | 稀释倍数 | 施用方法 |
辣椒 | 疫病、炭疽病 | 2000-2500倍 | 叶面喷施 |
马铃薯 | 晚疫病、块茎腐烂病 | ||
洋葱 | 灰霉病、霜霉病、疫病 | ||
芦笋 | 茎枯病、斑点病 | ||
甘蓝 | 根肿病 | ||
豌豆 | 炭疽病、灰霉病、菌核病 | ||
柠檬 | 疮痂病、灰霉病 | ||
黑变病、红蜘蛛、叶螨、侧多食趺线螨 | 2000倍 | ||
苹果 | 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轮纹病、炭疽病、黑星病、叶螨、锈螨 | 2000-2500倍 | |
环腐病、花枯病 | 2000倍 | ||
白、紫根霉病 | 500-1000倍 | 土壤渗透 | |
梨树 | 黑星病、轮纹病 | 2000-2500倍 | |
葡萄 | 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褐斑病 | 2000倍 | 叶面喷施 |
桃树 | 疮痂病、褐腐病、溃疡病 | ||
猕猴桃 | 灰霉病、软腐病 | ||
柿树 | 叶斑病、炭疽病、灰霉病 | ||
茶树 | 炭疽病、灰纹病、泡纹病、网状泡纹病、灰霉病、侧多食跌线螨 |
注意事项:
1、对瓜类作物有药害,瓜田禁止使用,施药时注意不要将药液飞散到瓜田。
2、为了保证药效,必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施药间隔期7-10天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每季辣椒最多使用3次,马铃薯最多4次。
3、接触该药剂后请更换衣服,如果药剂进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接触皮肤,用水和肥皂冲洗;如误服,请用水充分漱口后,并立即到医院就诊。